心理疲劳也是“职业病”?关注工作压力带来的新型健康风险

职业健康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展,从传统的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因素危害,延伸到职业紧张、心理疲劳等精神心理健康领域。长期的高工作负荷、紧张的工作节奏、模糊的角色定位以及不佳的组织氛围,都可能导致劳动者产生焦虑、抑郁、 burnout(职业倦怠),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已多次强调,工作相关的精神卫生问题是现代职业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虽然目前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名单尚未直接纳入“职业性紧张”,但其对劳动者个人、家庭幸福感和企业生产力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。

溆浦职业健康行业服务中心倡议,企业应逐步将员工心理健康支持(EAP)纳入职业健康管理体系。可以从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、提供心理咨询资源等方面入手。关注劳动者的“全面健康”,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、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志,也是未来职业健康工作的发展方向。